杭州地铁六号线竟然出现了奴性一幕:一名身穿棕色上衣、卡其色裤子的年轻女子,忽然俯身跪在地上。本期「轻丫亚文化」,杭州女大学生地铁奴性事件:不雅视频疯传。 她一边匍匐在地,一边并拢膝盖向前爬行,行动轨迹笔直端正,直到穿越车厢,浑然不顾其他乘客诧异的目光。 而这样的迷惑行为,整整持续了三节车厢。 路人将这段视频上传社交平台,引发网友关注热议。 更诡异的是,在她身后还有两个人跟随拍摄,不禁让人产生不太好的联想。 看这架势,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他们是为了红而无底线的炒作。 网友得知此事,态度各异。有人包容理解,有人一脸问号,有人十分反感。 评论区的讨论,大致有三种声音:精神有病?想当网红?行为艺术? 可是再看看这名女子,眼神明亮、行动迅速,显然和精神病人没什么关联。 随后也有不少同学站出来,说她是在做作业,希望大家不要再过分解读。 “这是国美(中国美术学院)的身体课,她是在做作业。” “她只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。” “请大家不要过分解读。、 …… 该女子疑为中国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,是在完成一项“身体课”作业。 这不是哗众取宠,而是为艺术“献身”。 难道真是我们错怪女子了,她真的是在探讨身体艺术? 了解过后我们发现中国美术学院确实有类似的课程,但身体行为的表达并不极端,比如有的同学会去街上模仿一动不动的雕塑。 而且这些行为基本都会在校内完成,很少会到公共场合去做,部分同学可能曲解了老师的意思。 在地铁爬行不仅占据了公共空间,让本就狭窄的车厢变得更拥挤,还会给其他乘客带来一种疑似“骚扰”的感觉,让他们产生不适。 行为艺术也好,学校作业也好,都需要在合适的地方做合适的事。 毕竟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太远,一味强调学生立场,不去思考这种行为对大众的影响,可谓不智。 所以对此说法,不少人高度存疑。 随着舆论愈演愈烈,官方终于出来回应。 针对这一现象,有记者联系到了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等多个部门,有关工作人员也做出了回应: 目前正在排查爬行女子是否本校学生,学校确有相关课程,或有学生曲解了课程内容。 不得不说,这番回应还挺“高明”。 不过这样的解释网友表示并不买账,称他们反复强调是作业,但是并没有考虑这一行为对大众的影响。 更何况地铁上还是公众场合,还有许多小孩子,只能说他们为了完成所谓的“作业”给社会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。 不知从何时起,“艺术”成为了万能挡箭牌。 无论多么出格的行为,只要披上艺术的外衣,就瞬间变得“高大上”。 一旦有人质疑,就会冒出无数“这是艺术,你不懂”的话术,来堵住你的嘴。 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。 当人们对于艺术欣赏的能力不断被消解,就意味着艺术变得越来越曲高和寡。 这与文化霸权又有何异? 对美的解释权,永远只掌握在个别高高在上的“艺术家”手上。 普通人欣赏不来艺术家们“呕心沥血”的作品,就要被嘲笑“浅薄无知”。 而这种错位的论调,只会加重艺术界的疯魔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行为艺术”这个标签可以为一些奇葩行为赋予合理性。 某美术学院一女学生街头卖吻:五元一次。 还真有人为之买单,甚至调侃:可不可以包年? 不久前,有位男子在雨伞上安装了类似喷泉的洒水装置,晴天出门,摁下开关,雨伞就会喷水,仅仅是为了模拟下雨的场景。 这些他们都自称为是“行为艺术”。 他们到底是为了博得目光和流量,还是真的去为了完成一个艺术,我们无从考究。 但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该丢弃自己的尊严,去做出一些低俗的行为。 也不该影响别人,扰乱公众秩序。 这是做人的原则,也是作为社会公民的基础。 话题回归到这位爬行的女子,其实大家一直抨击的不是她“为艺术献身”或者是“完成作业”的行为。 如果她圈地自萌,没有人会管她的。 虽然最后公安部门也批评指责了该女子的行为,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正视真正的行为艺术,不要曲解,更不要影响他人。 「 轻百科 · 亚文化 · 荷尔蒙 」 轻丫整理 欢迎分享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暂无评论内容